小小的包子,每個都皮薄餡多,靠著銷售包子,陳學新從業30年,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幸福小康路。今天,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故事。
在崇壽鎮工業園區禧麥包子的中央廚房內,10幾名工人正在忙著制作餡料。這些做好的餡料,稱好、封口,要運往禧麥加盟店。
提到禧麥加盟店,就得從1993年說起。1993年,陳學新跟著哥哥、姐姐在江蘇、浙江一帶做包子、賣包子,由于價格合理、口感好,包子十分暢銷。2006年,陳學新開始自主創業,在慈溪城東菜場開了第一家禧麥包子店。
陳學新說,當時五毛錢一個的包子,每天營業額能達到6000多元,生意十分火爆。隨后,不少老鄉也紛紛用“禧麥”這個品牌賣起了包子。但很快,就有顧客反映,每個店的味道和口感不一樣。陳學新在和老鄉們交流后,打算開辟一條新路子。
圖片
陳學新
所以我想能不能由我給他們統一配送餡料,(門店)自己再去包包子。第一個,他們減輕了制作的(繁瑣過程)。因為搞餡料還是比較繁瑣的,很累的一個活,我們做包子其實起早摸黑的。第二個,能統一一個口味。第三個,品質有所保證。
2015年,陳學新開始自己做餡料,這給加盟店的銷量帶來了提升,越來越多的門店也開始讓他供應餡料。2016年,陳學新在崇壽開了第一家“中央廚房”,走起了配送餡料加盟的路線。
圖片
陳學新
我對現在的生活還是比較滿意的,因為我們分工比較明確。我在外面視察,跑跑市場,到門店去看看他們有什么需要我們幫助,后面由我們朱總在生產,這一塊。我們生活還是比較充實的。
今年的疫情是危機,也是機遇。陳學新發現成品包子是一個商機。但成品的口感與門店現做現蒸的口感還是有一定的出入。于是,他用現在的科技和機器設備做出生胚包子:包子做好后立刻速凍,到門店再做二次醒發。這樣做出來的包子,口感上和門店現做的包子基本沒有太大差別。隨后,記者跟隨陳學新來到新開業的禧麥包子教場山店。
“所有包子 凌晨現做 當天售完 絕不過夜”的紅色標簽十分引人注目。店主告訴記者,開業以后,他們的生意一直不錯,產量逐日增加,同時店家也向我們展示了今天包子的銷售情況:兩大排蒸籠的包子幾乎都售空了。可見生意不錯。
除了昂貴的房租,優質豬肉、蔬菜、調味品等導致包子制作的高成本, 同行的競爭也給陳學新帶來了更大的壓力,但他始終保持初心:把包子質量作為根本。而陳學新這份堅守,源自于父親的一句話。
Copyright ? 寧波禧麥餐飲管理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:世創網絡